2月28日晚间,孚能科技(688567)发布公告,近日收到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铃集团”)EV3钠电池定点函,将向后者销售钠离子电池包总成,并在2023年6月30日前启动量产。
无独有偶,就在几天前,江淮与大众的合资品牌思皓新能源与中科海钠联合打造的行业首台钠离子电池试验车“思皓花仙子”公开亮相,标志着钠离子电池距离市场化应用更近一步。
(资料图)
凭借丰富的资源储备、安全性能及成本优势,钠离子电池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链频繁亮相,以中科海纳为代表的初创企业及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容百科技等传统锂电企业纷纷入局。多数业内人士表示, 2023年或成为钠离子电池量产元年。
定点江铃集团EV3
公告显示,孚能科技本次或江铃集团定点的车型为EV3,即目前在售的纯电动“易至EV3—小雷达”,定位纯电动微型车,官方售价约8万元,CLTC续航里程为302公里。
事实上,市场对于孚能科技牵手江铃集团的消息早有预期。2022年12月,孚能科技曾在其官微发文,透露已收到江铃集团新能源同意就EV3车型开展钠离子电池前期适配性预研工作的通知,根据客户生产、销售计划,应用钠离子产品的车型将在2023年上市销售。
在预研工作开展2个多月后,孚能科技收到定点函,迈出了实验到市场的关键一步。对于前述定点事项,孚能科技亦提示了两大风险,首先“定点函”并非供货协议,最终的销售情况存在不确定性;其次钠离子电池技术是新投产的产品技术路线,公司虽已将赣州工厂部分三元电池产能改造为钠电池产能,具备了钠离子电池产品量产条件,但后续在进一步满足客户要求或产业化过程中仍然有可能不及预期。
目前,孚能科技主要产品路线为高镍三元软包电池,近年来公司基于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将其作为重点研发和推进的项目之一,并表示将根据客户需求和研发进度将赣州工厂部分三元电池产能转为钠电池产能,2023年开始会有一些钠电池产品出货,不过具体转产产能并未提及。
此前,孚能科技曾透露,公司钠离子电池产品已处于集中送样阶段,产品已满足A0级车需求。公司计划2023年全面进入产业化阶段,并已与江铃集团多家知名两轮车企和乘用车企开展深入合作,目标是2024年满足A级车的需求。储能方面,公司也在积极对接客户,目前来看小储客户由于价格优势对钠离子电池较感兴趣。
在孚能科技看来,此前主推的三元软包电池集中在中高端车型,并未覆盖A0级车型,而推行钠离子电池属于切入了一个全新的增量市场,产品压力较小。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导致上游锂资源出现短期供不应求,推高锂价上涨,锂电产业链成本压力陡增,业内企业开始探寻新的发展路线,其中钠离子电池便是其中大热的赛道。
钠电池的正极材料、集流材料的理论成本比锂电池更低,安全性、能量密度、充放电速率等方面与磷酸铁锂电池相当,且低温放电性能优于磷酸铁锂电池,在大规模量产的情况下,性价比优势较高。目前,布局钠离子电池的企业背景较为多元,有中科海纳、众钠能源等初创型企业,也有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多氟多、容百科技等传统锂电企业;还有传艺科技、同兴环保、德创环保等跨界玩家。从各家的规划来看,宁德时代、中科海钠、传艺科技、鹏辉能源、孚能科技等多家企业均宣布在 2023 年进入产业化阶段。
中科海纳在钠离子电池量产方面走在行业前端。2022年,公司分别于山西太原及安徽阜阳建成钠离子电池千吨级正负极材料和GWh电芯生产线。据悉,中科海纳在阜阳的产线规划产能5GWh,分两期建设,一期产能1GWh产品已下线,按照规划,后续将继续与相关合作伙伴共建产能,远期产能将达30GWh.在行业应用方面,中科海纳钠离子电池产品已完成了短续航电动车、家庭储能柜、100kWh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及1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等多个示范应用。
传统锂电企业拥有客户资源及生产制造优势,是推动钠离子电池普及的关键力量。
2021年7月,宁德时代公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及锂钠混搭电池包,其中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160Wh/kg,锂钠混搭电池包通过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使钠离子电池应用有望扩展到500公里续航车型。按照规划,公司钠离子电池将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
蜂巢能源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原型样件已经完成开发,能量密度为110Wh/kg,第二代钠离子电池产品正在开发,预计2023年一季度完成设计定型,能量密度为135Wh/kg;2023 四季度计划完成160 Wh/kg的钠离子电池开发,预计循环寿命超过2000周。
除此之外,亿纬锂能也已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产品,产品为圆柱形态,能量密度为135 Wh/kg,循环寿命达到2500次,产品正准备进入中试环节。
正极材料方面,容百科技拥有钠电正极材料产能约1.5万吨/年,计划在2023年底建成3.6万吨/年,2024年底建成10万吨。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钠离子电池尚未规模化生产,电池材料产业链也不完备,叠加其在负极端的性能瓶颈,制约了成本优势的发挥。而从长期来看,随着锂价逐步回归合理区间,钠离子电池大概率会成为锂离子电池的补充,而不是竞品。国联证券研报指出,预计钠离子电池在两轮车领域凭借较铅酸和锂电更高的性价比率先快速替代;储能领域凭借安全和耐低温的优势,率先应用在对于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要求较低的用户侧储能、通信基站和数据中心;乘用车领域通过钠锂混搭技术有望覆盖65%纯电乘用车市场。
Copyright @ 2015-2022 IT研究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