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 内容页

新龙江 新故事 ▏小辣酱干出大名堂

来源: 黑龙江日报 2023-07-07 10:36:27

□本报记者 王彦

每天凌晨三点起床,铲地,直到天黑。每年种二三百亩地的辣椒,制酱。辛勤劳作,日复一日。终于,小辣酱干出了大名堂。

她叫谢文英,是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八五五农场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也是“英子蔬菜合作社”的负责人和“双创”致富带头人谢文英工作室的发起人。


(资料图片)

从前靠山吃饭的跑山女,不断奋斗,不但改变了个人命运,也发展成为带动村民和残疾人共同致富的领头人,先后荣获劳动模范、巾帼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谢文英生长在完达山南麓、七里嘎山下,年轻时女儿的一场重病,令生活拮据的她一筹莫展。

就在这时,当年的几名北京知青返回八五五农场,在谢文英家做客。谢文英把自家平时吃的辣酱端上了饭桌,没想到知青们对桌上的鸡鸭鱼肉不感兴趣,反倒对辣酱情有独钟。

“英子,你做的这个辣酱比超市卖的好吃多了,你可以靠这个手艺赚钱啊!”知青们告诉她,这种“绿色食品”在城市里火得不得了。在他们鼓励下,谢文英找了几个人制作辣酱。一个月做了40锅酱,4000多斤,卖了2万多元,净赚1万多元。这成为谢文英创业的第一桶金。

手工小作坊,产量上不去;没有库房,辣酱只能在秋天制作;不放防腐剂,保鲜也成了难题。这些,使她的辣酱成了和水果一样的应季产品。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八五五农场开始大力发展自营经济。乘着政策的东风,谢文英琢磨着扩大辣酱产业。

可是,钱从哪儿来?由于作坊太小,没有一家银行愿意放给她贷款。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她找到了农场领导。农场党委非常支持,不仅给她划批厂房建筑用地,还帮助她协调银行贷款,并找来专业的人帮着做厂房设计。终于,谢文英筹集到1200万元,在农场工业园区建起了八五五英子蔬菜保鲜厂,拥有了800平方米的办公楼、7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并投资500万元采用意大利原装进口设备建成气调保鲜库。“这个保鲜库可以储存1000吨水果蔬菜,在当时是最好、最先进的。”同年,谢文英注册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事业就这样一点点干起来。

新型设备的引进,使辣酱的产量从一个月4000多斤增加到万斤以上,辣酱的保存也有了保障。然而,如何将这些辣酱卖出去呢?看着库房里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滞销产品,贷款压得谢文英透不过气来。

“愁有啥用?不懂咱就去学,就去问,找专业的人学着干专业的事儿!”谢文英到吉林、沈阳等地考察市场,农场领导也多次和她一起带货参加哈洽会展销,推介辣酱产品,寻求合作伙伴。

“酱香不怕巷子深”。2017年,谢文英与勃利伊鑫集团合作成立了黑龙江省鹏锦食品有限公司,对辣酱的生产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并且成功地为“七哥辣酱”系列产品申请到QS认证标准。

谢文英不断研发新品,紫苏酱、牛肉酱、鹿肉酱、山菜酱等等,三十余种口味的辣酱相继面世。目前,“七哥辣酱”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当初那个小小的创业梦一点一点开花结果了。

听说国家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年近半百的谢文英又开始学习线上卖货和直播。

产品线上线下多点开花,一时间,平民化的价格、妈妈的味道、时尚化的商品包装成了英子辣酱的标签,吸引了香港、深圳、马来西亚等众多客户,国内外客商签订辣酱购销合同500吨,销售额达到1000余万元。

如今,谢文英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自己的产品打造成东北的“老干妈”,把她的加工厂打造为龙江绿色产品的龙头企业,带动更多的家乡父老共同致富。为此,她不断地折腾着,努力着。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IT研究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