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组首次包含“驾驶员、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神十六赴天宫
5月29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这是指令长景海鹏(中)、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右)、载荷专家桂海潮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22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组合体准备转往发射场。新华社发(汪江波摄)
“天宫”建成,“神舟”启程。神舟十六号(以下简称“神十六”)载人飞船瞄准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这是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个载人飞行任务。载人航天工程进入新阶段,本次任务有何新特点?神十六飞行乘组面临哪些新挑战?载人航天工程相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解答。神十六飞行乘组具有“全、新、多”三个特点
5月29日11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员身着深蓝色航天服,在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前站定,向台下挥手致意。
这是神十六飞行乘组首次亮相,既有“老朋友”,也有“新面孔”:景海鹏先后参加过神舟七号、九号、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朱杨柱和桂海潮则是首次飞行。
在神十六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用3个字概括神十六飞行乘组的特点:“全、新、多”。
“全”——乘组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航天驾驶员景海鹏和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来自航天员大队,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载荷专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丰富操作经验。
“新”——这是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飞行。第三批航天员于2020年9月完成选拔,包括7名航天驾驶员、7名航天飞行工程师、4名载荷专家。经过两年多的刻苦训练,他们已完成了既定的训练内容,通过了飞行资格评定,均具备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和条件。
“多”——航天员景海鹏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将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从神舟七号太空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到神舟九号13天太空之旅,再到神舟十一号33天中期驻留,这一次,景海鹏将到中国空间站走一走、看一看、出趟差:“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回先锋,再打一场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中国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多”,还意味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人”入选飞行乘组,接续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第三批航天员均已开始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的针对性训练,将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飞行任务的中坚力量。”林西强说。
作为此次任务的“新人”,朱杨柱和桂海潮都是“85后”、都有大学任教经历、都有深厚的专业素养,都深深热爱着航天事业。
以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的身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对朱杨柱来说绝不仅是幸运,更不是偶然,而是一个青年学子执着追梦十余载的故事。“中国梦带来了航天梦。我很幸福,赶上了一个新时代。让每一位努力奋斗的人,都有机会实现人生梦想和价值。”朱杨柱说。
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是他的梦想。2018年,得知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从中脱颖而出。
与从飞行员中选拔的航天员不同,载荷专家拥有更加专精的技术方向。此次任务中,桂海潮主要负责载荷的管理、维护、维修,从事空间科学实验,包括实验设备操作、实验条件控制、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
在记者见面会上,桂海潮戴着一副眼镜,脸上洋溢着笑容:“在指令长的带领下,在我们乘组的密切配合下,在广大航天人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使命,把这次飞行任务,由验证之行、建造之行,拓展为探索之行、发现之行,以实际行动建功伟大的新时代,回报党和人民的厚望重托。”
滚动实施4个专业领域近千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快速交会对接后,3名航天员将进驻空间站核心舱,与神舟十五号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再现6名航天员“太空会师”的场面。
去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入轨。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180多天,见证了空间站建成的圆梦时刻。如今,他们已圆满完成了四次出舱活动任务,成为执行出舱任务次数最多的乘组;还开展了多次载荷出舱任务,8项人因工程技术研究、28项航天医学实验,以及38项空间科学实(试)验,涵盖了生命生态、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等,获取了宝贵的实验数据。
空间站已经全面建成,神十六乘组肩上的担子没有减轻。神十六任务期间将迎来2次对接和撤离返回,即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再对接和撤离以及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对接;将开展电推进气瓶安装、舱外相机抬升等平台照料工作;将完成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装置等舱外应用设施的安装,按计划开展多领域大规模在轨实(试)验,有望在新奇量子现象研究、高精度空间时频系统、广义相对论验证以及生命起源研究等方面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还将开展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让载人航天再次走进中小学生课堂。
“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发展的初衷。中国空间站既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三步走”的成就,也是国家太空实验室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新篇。作为应用与发展新阶段的首个飞行乘组,他们将承担更艰巨、更繁重、更高精尖的科学实(试)验任务。
把实验室搬进太空,方寸之大可满足丰富的科研需求。中国空间站部署了多个科学实验柜,将助力突破特种材料制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高精度时频系统、量子精密测量等应用核心关键技术,取得一大批空间应用成果。
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无疑是中国空间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促进我国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空间技术全面发展,载人航天工程将充分利用空间站目前已配置的舱内实验柜和舱外载荷,以及巡天空间望远镜等设施设备,滚动实施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4个专业领域近千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我们近期将面向社会公开发布载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科学与应用项目征集公告和指南,持续开展项目征集工作,不断扩大项目征集范围,力争尽快实现空间站应用资源满载运行,持续产出高水平应用成果。”林西强说。未来空间站基本构型将升级为“十”字型,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月
“T”字基本构型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设的成果,也是未来延展的起点。林西强透露,为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将适时发射扩展舱段,将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
为满足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需要,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也于去年全面启动。截至2023年3月,已完成初选阶段选拔工作,共有一百多名候选对象进入复选阶段。其中,航天驾驶员来自陆海空三军现役飞行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主要来自工业部门和高等院校;10余名来自香港和澳门地区候选对象进入复选。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上,新一代载人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等产品模型首次亮相,吸引不少观众驻足。
近期,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总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将推动载人航天技术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发展,深化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认识,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在前期关键技术攻关及方案论证的基础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已全面启动部署研制建设工作,包括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飞行产品,新建发射场相关测试发射设施设备等。
“后续,我们将强化科学管理,强化竞争择优,强化开放合作,扎实推进各项研制建设工作,确保如期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此外,针对载人登月任务中科学载荷、载人月球车方案征集,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名称征集等,我们将陆续发布相关公告。”林西强说。
三十载波澜壮阔,新时代十年奋进。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用三十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如今,载人登月也被提上了日程,中国人“九天揽月”的圆梦时刻指日可待。
作为一名航天员,出征太空是主责主业,为国争光是初心使命。“太空出差”即将开始,飞天英雄踌躇满志:“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更为自己能赶上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感到自豪,是祖国托举我飞天。”景海鹏说。(柴雅欣)
Copyright @ 2015-2022 IT研究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